看見宿遷:堅持“四化”同步 春到上塘譜新篇
繼續關注由江蘇百家媒體聯合出品的系列融媒體直播《潮起東方--在這里 看見江蘇》,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宿遷。作為江蘇最年輕的設區市,雖然宿遷建市最晚,但說起改革創新可一點都不晚。宿遷可以說是應改革而生,也因改革而興。十年來,宿遷始終把改革開放作為“關鍵一招”,不斷發揚改革創新的優良傳統,憑借敢闖敢試的改革精神,銳意進取、跨越趕超,創造了22年快速發展的“宿遷現象”,激活了加快發展的“一池春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宿遷這座以改革聞名的城市,又將如何重新出發?今天我們一起去打卡宿遷最智慧、最頂尖、最宜居、最特色的地方。去感受生態之城宿遷,非凡十年的發展成就。
【發力“數字+” 讓城市治理更智能】
宿遷廣播電視總臺主持人彭靜報道:“現在我來的是宿遷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這里可以說是宿遷改革創新的‘最強大腦’。大家看我身后的這塊大屏幕,它可以實現一屏觀全城、一網管全城、一端惠全城?!?/span>
工作人員楊楠介紹:“我正在看我們本月平臺惠企政策落實情況。企業申請這樣的政策,只要是符合我們條件的企業就可以免申即享。因為我們中心整合匯聚了9000多條惠民政策,只要符合條件的企業,無需主動申請,政策業務部門審核通過,企業直接享受優惠政策。
工作人員王周冰介紹:“我操作的是市易澇點監測預警管理系統,主要是通過我們這個系統,將我們城區里面易澇易積水的地方這個問題得以解決?!?/span>
這個“智慧大腦”的這些功能,只是它的冰山一角。有了這個平臺之后,城市發展更高質量,而且城市市民的生活也更有溫度。宿遷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的建成運行,可以說為宿遷實現更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更多“智慧”因子。為了用好改革創新這一“法寶”,宿遷市明確了建設"改革創新先行區"的發展定位,提出建設“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區,推動改革創新不斷走向深入。實現了“不拖全省后腿”到“為全省多作貢獻”的重大轉變。
十年來,宿遷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719.01億元,較2012年總量提高1.44倍;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從2012年的5042美元,提升至2021年的11544美元。全市GDP年均增長9%,增速位居全省首位;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122元,比2013年初次調查時增長1.03倍。
數據,振奮人心;可以說,十年來,宿遷是后發快進、跨越趕超。 那宿遷是如何通過創新發展推動產業之興,不斷厚植發展硬實力的呢?
【聚力新能源 在產業風口謀未來】
宿遷廣播電視總臺主持人萍萍報道:“我現在在旭派電池有限公司,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整潔明亮的自動化生產車間,高速運轉的智能化機械手臂,看見從世界各地蜂擁而至的訂單,在這里,我們也看見了宿遷工業飛速發展帶來的強大自信。其實,提到宿遷的工業,我們首先可能想到的會是光伏新能源、釀造酒、紡織等等,現在宿遷不僅有20條重點產業鏈,還有“6+3+X”制造業產業體系。今天來到的旭派電池則屬于20條重點產業鏈中的動力電池?!?/span>
旭派電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斯華說:“這一條是我們啟動電池的生產線,整個電池生產線從前到后是一線到底的。比如穿壁焊機這個位置,原來我們需要幾個人在這里工作,現在等于說是電池流到這里之后,它自動進入到我們的制定位置,進行GLC自動控制,把里面的每個極耳再進行焊接。傳統的生產方式需要二三十個人,現在我們的流水線前后也就是四到五個人,就可以達到我們原來的那種產能?!?/span>
宿遷大力實施智轉數改,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省級智能制造示范車間32個,市級智能制造示范車間200個。在這里,我們不僅看到的是企業的擔當,還看到宿遷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
在宿遷有這樣一個地方,前段時間剛入選了2022年江蘇省鄉村旅游重點村名錄。一起去到宿城區王官集鎮唐圩村,看看那里的鄉村振興新圖景。
【打造新社區 讓鄉村有顏值有氣質】
宿遷廣播電視總臺主持人齊娜娜報道:“您看這白墻黛瓦、青石小路真的是太有田園意境了,而且我真的是很難把現在的唐圩聯想到一起,覺得根本不是一個地方?!?/span>
王官集鎮唐圩社區黨總支書記王先兵介紹:“是的,包括我們自己也沒有想到,我們可以住這么好的房子,也沒有想到把我們的環境打造的這么美麗。我們在農房改善當中,注重鄉村肌理的保護,也尊重群眾的意愿。我們采用四個方式,統規統建、統規自建、改建和翻建的方式。這個就是我們統規自建的,我們給他統一的圖紙,他們自己在宅基上自建,我們尊重群眾的意見,就是保留原來的小菜園子?!?/span>
在改建的過程當中,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唐圩的煙火氣。唐圩社區居民說:“新房比原來住房條件舒服多了,相當滿意?!?/span>
王先兵說:“很有自豪感??吹饺罕妼ξ覀儸F在的改造很滿意,我們越干越有勁?!?/span>
唐圩社區的鄉村美景讓人流連忘返、賞心悅目。其實做出改變的不僅有在唐圩,在宿遷這片年輕而廣袤的土地上還有很多像唐圩這樣的地方。十年來,宿遷的鄉村里村村有馬路,垃圾有人收、污水進管道,一幅幅美麗鄉村、風光怡人的村落畫卷接續繪就。而且,近年來宿遷全市農村居民收入持續增長。2021年較2012年增長127.25%。在這里,我們看到的不僅有豐收,還看到我們村民在富民好舉措的帶領下,腰包鼓起來,幸福感、獲得感滿滿。
【精耕“湖中鮮” 讓小特產有大奔頭】
宿遷廣播電視總臺主持人吳瓊報道:“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湖濱新區皂河鎮的萬畝螃蟹養殖基地,在這里面可是藏著霸王蟹養殖的秘密??刹皇撬械捏π范伎梢员环Q之為霸王蟹,霸王蟹的養殖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就拿這個水質來說,它水質非常的優良,這個霸王蟹名不虛傳,霸氣側漏,真的是個兒大、鰲肥、青殼、白肚?!?/span>
捆蟹村民說:“一天能捆大概三四百到五百左右,一天收入三百多,每天6點多鐘來。不辛苦,我們靠家近?!?/span>
蟹農蔣夫奎說:“這螃蟹養殖基地,帶動了40多口人的就業?!?/span>
在這里,我們看到宿遷用綠水青山敲開了經濟發展的新大門,在這里,我們看到當地的村民在富民產業的帶動下,腰包鼓起來而獲得的幸福感。在這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十年來,宿遷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先后邁上500億元、600億元兩個臺階,深入實施“農業+品牌”行動,打造“宿有千香”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霸王蟹”核心單品年銷售額突破1億元。生態環境更加優美,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和PM2.5濃度改善幅度均居全省第二,生態文明建設滿意率四年全省第一。在這里,一幅農村美、農民富、產業興的新時代“魚米之鄉”畫卷正徐徐展開。
2017年,宿遷以年度測評第一,三年總評第一的優異成績,奪取了全國文明城市桂冠;2020年宿遷以全國綜合排名第二蟬聯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2021年前提出高水平建設全國文明誠信高地,積極擔當全省構筑思想文化引領高地的先行者。從跟跑到領跑,從追兵到標兵,宿遷矢志不渝,不斷向著文明更高峰躍進。
古有“江山第一春好處”的盛贊,今有“江蘇生態大公園”美譽。十年來,宿遷致力推進高質量發展,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致力深化高水平創新,改革開放結出新碩果;致力打造高顏值城鄉,人居環境實現新改善;致力實現高效能治理,文明祥和成為新特質,譜寫了跨越趕超的精彩篇章。
新聞爆料:0516-82345678 商務合作:0516-85792397 13775881757
版權聲明: 徐州報業傳媒集團旗下媒體徐州日報、彭城晚報、都市晨報、中國徐州網所發表之文章與圖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保護,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轉載。 部分網站的侵權行為,如擅自轉載、更改消息來源以及抄襲等,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及其旗下媒體已經委托有關部門收集相關證據。 本站部分資源來自網絡,如有侵犯您的版權及其他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核實情況后進行相關刪除!
-
用行動詮釋敬業與擔當
要聞 / 時間:2022.10.13
-
陳震寧率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直一組來徐調研 王劍鋒王安順等參加活動
要聞 / 時間:2022.10.12
-
云龍全力建設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區
云龍區 / 時間:2022.10.12
-
一村一策“點睛”宜居田園
賈汪 / 時間:2022.10.12
-
黨建引領讓鄉村生活更美好
睢寧 / 時間:202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