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山百尺竿頭更進步 勇攀高峰再出發
|
||
|
||
|
本報記者 胡明慧 通訊員 李晨 尚慶迎
就縣域經濟而言,銅山是名副其實的蘇北第一:GDP第一個跨越千億元臺階,蘇北第一個國家級高新區,首批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
社會治理方面,銅山同樣處在第一梯隊:連續兩次榮膺全國綜治工作最高獎“長安杯”;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中國投資環境質量十佳縣(市、區)……
城鄉建設上,昔日的銅山新區已是商賈輻輳,百貨駢闐的繁華主城,獲得“中國鄉村振興發展示范區”榮譽稱號……
率先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率先實現村級衛生室標準化,率先推進水泥路戶戶通,鄉村照明村村亮……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這十年,銅山大地日新月異,產業高地、創新高地、生態高地、善治高地、宜居福地“四高地一福地”建設目標已有了現實模樣。
“作為地區生產總值在蘇北率先過千億元的經濟大區,銅山將緊緊圍繞打造‘江蘇強區’目標,把握高質量發展內在要求,找準定位、融入大局,奮力建設‘四高地一福地’,努力在‘十四五’末建成全國一流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江蘇一流創新高地?!备笔虚L、銅山區委書記龔維芳表示。
這十年 科技創新激蕩“銅山力量”
8月19日,徐州高新區安科園管委會主任滕文樺在朋友圈發了一張老照片,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10年前的今天,徐州高新區正式晉級“國家隊”,成為中國第101個國家級高新區。
高新區晉升“國家隊”,是銅山區注重科技創新的見證,也拉開了銅山科技創新的新發展序幕。
依靠深入實施產業強區和創新驅動兩大戰略,2017年,銅山地區生產總值在蘇北率先突破千億元并持續保持蘇北第一,高新技術企業數五年翻了兩番多,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提高了15個百分點。
創新,在銅山成了企業謀劃發展的自覺行動。
上市公司云意電氣,今年7月又有大動作。企業總投資20億元,建設研發及產業化基地。
“計劃建設兩個生產制造分區、一棟總部及研發中心大廈,生產制造內容包括半導體分立器件和新能源無刷電機及功率模塊控制器兩個模塊,半導體分立器件模塊主要從事大功率半導體器件品圈、芯片和產品的研發生產,采用具有世界領先技術的化學法分制技術;新能源無刷電機及功率模塊控制器模塊主要包括無刷風扇電機控制器、無刷水泵控制器以及功率模塊控制器產品等,市場主要面向國內外各大車企,配套自主品牌及合資品牌車輛。項目達產后,預計年產大功率半導體分立功率器件約33.7億只,新能源無刷電機及功率模塊控制器約700萬只,可新增年銷售收入約25億元,利稅約3.6億元?!表椖控撠熑藙⒅緞偢嬖V記者。
徐工汽車三款新能源電動車產品,前不久漂洋過海發往巴西?!斑@三款產品均是徐工汽車目前的拳頭產品,這一訂單的交付是徐工全面貫徹落實‘雙碳戰略’,搶灘海外市場的里程碑,也是徐工聚焦綠色轉型發展、打造新能源動力系列產品及產業鏈的一次全面展示。未來,徐工汽車將加速新能源產品的研發、技術沉淀及應用,使新能源汽車成為徐工保持技術領先地位的支柱?!逼髽I負責人告訴記者。
創新,在銅山成為一環緊扣一環的系統謀劃。
產業鏈創新與時俱進。十年前,食品、冶金、車輛、機械、電子是銅山的主導產業,如今,汽車及核心零部件、高端裝備與工程機械、綠色冶金三大主導產業,安全應急裝備特色產業,新一代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等兩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構建起銅山更加高端更加先進的制造業產業體系,產業發力方向愈加明晰。
“2021年汽車及核心零部件產業實現規上企業產值183.4億元、同比增長22.8%,高端裝備與工程機械產業實現規上企業產值199.5億元、同比增長40.7%,綠色冶金產業實現規上企業產值208.1億元、同比增長81.7%;安全應急裝備特色融合產業,2021年實現規上企業產值81億元、同比增長37.9%;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實現規上工業產值58.2億元、同比增長28.7%,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實現規上企業產值32億元、同比增長13%?!便~山經發局副局長劉晶用數字描繪發展。
平臺創新加速推進。目前全區擁有國家和省級科技創新平臺39個,其中,與國內一流大學和科研機構共建中紅外激光研究院、淮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國家計量檢測中心,5個院士團隊、17個國家重大人才項目在加速釋放潛能。
“市政府與中國礦業大學發起籌建的深地科學與工程云龍湖實驗室,銅山是承接地,將瞄準國家重點實驗室目標加快推進。中躍唯新生物科技研究院將建立全球首個模塊化腫瘤原位靶點篩選平臺?!眲⒕Ц嬖V記者。
未來,銅山將錨定創新,持繼發力——圍繞“三主一特兩新”重點產業,突出創新發展、集群發展,打造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一方面,布局“一區一廊一院一谷一室”創新載體,推動產業、創新、人才“三鏈融合”,構建企業、產業、平臺、人才、科技、資本、政策“七要素”創新生態體系,推進重大科研成果、高科技企業、重大研發平臺、高層次人才和軍民融合產業“五落地”。另一方面,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500億元級產業集群3個、400億元級1個、200億元級2個,依托“1+1+6”園區載體,按照“一個產業、一個龍頭項目、一支基金、一個平臺、一個載體、一個專項政策、一支隊伍”模式,打造專業園區,強化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為建設產業強區打下了堅實基礎。
這十年 城鄉融合拉開“銅山框架”
城鄉長期并存是銅山發展的一個顯著特征。
十年前,銅山城鄉二元差異明顯。但如今,融合發展、共享成果,銅山著力拉開發展新“框架”。
作為徐州中心城市擴容提質戰略縱深區、市級重大功能項目主要承載區和公園城市建設先導區,銅山在中心城市建設中搶抓機遇。
“過去十年,全市每年投資600多億元進行中心城市建設,方特樂園、園博園、高鐵物流新城等重大功能項目相繼布局銅山。這對于銅山而言,既是挑戰,更是機遇?!便~山區重點辦副主任姜廣滿說。
以市重大項目布局推動城鄉融合,銅山今年實施年度投資234億元的城建重點工程和五大片區項目,全力打開城鄉融合新局面。
全力構建“一核一環一城五大片區+N鎮”城鄉發展格局,銅山讓城區更加便利舒適、鄉村彰顯特色魅力。
十年前,地處呂梁山腹地的倪園村,進村連條像樣的路都沒有,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十年后,倪園村成網紅旅游打卡地。7月間,村里的呂梁水街正式開業,夜晚整個街區燈光璀璨,新開業的餐飲、文旅產品店等生意火爆?!八秩肆魍?,特別是晚上人更多,我的便利店生意好得很!”倪園村村民陳會笑著說。借助園博園、水街和美麗村莊打造,目前,倪園村從事文旅相關產業的農民已達400多人,開店20多家,“美麗”成了老百姓實實在在的收入。
十年來,原本發展乏力的柳泉鎮北村村借勢人居環境整治,把青山綠水變成了綠色發展的最大優勢,形成以生態觀光旅游為主導,都市休閑農業為配套,電商平臺為支撐的三大支柱產業,帶動全村300多戶1000多人從事旅游相關行業,旅游業年收入近億元。
城鄉全面融合,發展由點及面。
如今,銅山城區和環城鎮在基礎設施、功能配套、公共服務三方面,正著力打造高品質城市副中心和環市拓展區;南部漢王公園城市片區、大彭循環經濟產業園片區、張集方特周邊商貿居住片區、呂梁園博園周邊片區、東北銅山經開區轉型發展片區等5個重點片區聚焦產城融合,著力建設特色鮮明、設施完善、生態宜居、品位一流、服務城區的新生城市片區,形成以片區帶動城鎮,進而帶動鄉村振興的格局;遠郊7個鄉鎮堅持“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游則游”,推進美麗城鎮“八個一”工程,增強鎮區輻射帶動和服務周邊能力,推動特色小鎮高質量發展。
原先的農業重鎮大許鎮,在新一輪發展中找到了片區發展的方向和目標。
東部新城數字經濟產業園的建成和運營,是這個毗鄰高鐵站的老牌農業鎮對于發展“重構”的助力之一。
“這個數字經濟產業園,之所以落地大許,是因為這里是徐州東部重要節點型中心城鎮,是銅山區委區政府提出‘一核一環一城五大片區’中一城,擁有豐富的產業基礎、成熟的物流體系,有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的優質配套資源?!?東部新城數字經濟產業園運營負責人駱健告訴記者,“目前,園區已入駐企業46家,規上企業3家。建起20多個直播間、簽約了40多個本地博主,在運營團隊里,有3個百萬粉博主、6個五十萬粉博主以及100多個十萬粉博主。試運營期間,直播電商業務銷售突破6000萬元,跨境電商業務突破800萬美元?!?
以鄉村振興為抓手,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在城鄉融合進程中,銅山還注重讓鄉村深挖發展內生動力,把發展的“短板”補長。
張集鎮店東村種植大戶李浩流轉的2000畝土地,十年前是一片鹽堿地,種啥都歉收。10年間,區鎮兩級前后總共投資5000余萬元實施了高標準農田改造項目,原先沒人愿意種的鹽堿地,變成了孕育豐收希望的沃土。
“去年拿出了二三十畝地試種稻鴨米、稻蝦米,利用生態種養實現增收,稻米每斤的價格賣到了12元,再加上鴨子和龍蝦的收入,這二三十畝地的收入比普通地高一倍,今年打算繼續擴大種植規模?!崩詈菩χf。
著力發展綠色農業、精品農業、都市農業,銅山持續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目前已形成“一帶、四核、一圈”的產業布局(“一帶”即黃河故道沿線休閑農業觀光帶,“四核”即“東西南北”四個精品休閑觀光農業集聚區,“一圈”即環徐州都市休閑農業經濟圈),培育形成1條黃河故道休閑觀光農業示范帶、10條鄉村休閑旅游精品線路、10個鄉村休閑旅游精品村、100個主題農園的“1111”的經營體系,美麗經濟鼓起農民錢袋子,也撬動了銅山鄉村的大發展。
這十年 綠色發展打造“銅山底色”
呂梁山青山隱隱,黃河故道碧水東流,拔劍泉倒映著藍天白云……今日銅山如一幅百讀不厭的山水長卷,綠水青山成最美“底色”。
綠色發展,是十年來銅山最堅定的選擇之一?!跋癖Wo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成為了銅山發展的共識和始終守牢的底線。
這十年,打造綠色發展的“底色”,銅山標本兼治,層層推進,既守住青山綠色,又提升發展含金量。
通過“四大行業”轉型升級和污染防治攻堅,銅山積極打造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環、可持續的綠色低碳經濟體系,提升發展含金量。
進入徐鋼廠區,看不到飄揚的粉塵、聞不到刺鼻的異味,花園式工廠讓人神清氣爽,而這背后是智能化環保系統發揮的作用。廠里建立的超級排放測管治一體化平臺,通過1300個測污點,隨時掌握排放情況,進行智能管控。揚塵污染重點區域料場安裝可視化檢測設備,一旦出現問題,可自動控制霧炮裝備進行增濕除塵。
徐鋼是銅山智能化環境治理的一個縮影。銅山區大力推行污染排放在線監控系統,建立在線監控中心,為防止空氣污染,建立了餐飲油煙在線監控平臺,同時安裝了過境車輛自動檢測及大型貨運車輛車載監控設施,區生態環境局還專門添置了紅外線無人機,對大型工地和高空排放口進行環境檢測,大大提高了監測精準性和工作效率。
今年以來,銅山實施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程163項,目前已完成150多項,堅決打贏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
全面呵護“碧水藍天”,銅山加快實施天更藍、水更清、地更凈、林更茂、山更秀、村更美、田更潔“七更”行動。
十年前,棠張鎮文廟村村民想不到,每家每戶都能安裝上污水入管沉淀井和化糞池,污水和雨水也能及時進入管網,然后通過一體化調節池—閥門計量井—污水處理設施,外排入河,河道水質達到一級B排放標準。
十年前,馬坡鎮姜站村村民想不到,雨后的清晨,聞到的不再是混雜各種畜禽糞便的臭味,而是田頭莊稼拔節生長的清新氣息。
“以前,養殖戶們將糞污隨意傾倒在田間地頭,不僅影響村容村貌,也直接影響南四湖流域的水質?!瘪R坡鎮人大主席王君告訴記者,去年鎮里建立了糞污收集點,不成規模的小養殖戶只要一個電話,糞污就能及時處理,“送往沼氣站,產氣后的沼液和沼渣,經過處理后,提供給種植戶還田,今年, 3個行政村簽約了共1.59萬畝種植水稻、小麥、果樹地塊的綠色種養協議,用沼液與沼渣作肥料,實行綠色種養?!?
今年以來,僅治理水環境,銅山就投資6.8億元,實施城區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鎮污水管網完善等水環境治理工程,以及村級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生態河道、美麗河道建設等,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河湖美景,群眾的環境獲得感不斷增強。
環境質量顯著改善,在數據上也有更為明顯的表現:空氣優良天數上升至264天、三年增加88天,國省考斷面水質達標率100%,森林覆蓋率29.6%,居全省前列。9個國省考斷面達到或優于Ⅲ類水質,比例提高到66.7%。
實施城市更新,銅山積極創建美麗宜居城市。
草木青蔥、鮮花綻放、曲徑通幽,兒童娛樂設施、健身步道、運動器材等便民設施應有盡有……在位于彭祖路與嵩山路交會處東北角的“彩虹運動場”,一幅綠樹成蔭、芳草茵茵的美景映入眼簾。去年10月運動場建成后,這里便成了附近居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推窗見綠、出門進園”是很多人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去年以來,銅山區打造宜居城市,按照市民出行 500 米就有一處 5000 平方米公園綠地的目標,從轄區微小空間入手,充分利用城市邊角地、閑置地塊等小區域,見縫插綠、提升改造了兩處方便到達、功能齊全、兼具游憩功能的“口袋公園”。目前,銅山城區綠地率已達 41.5%,綠化覆蓋率45.8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21平方米。城區煥發出新的活力,廣大居民“推窗見綠、出門進園”,獲得感、幸福感明顯增強,生活品質有效提升。
為破解城區老舊小區因“小”“舊”而難以單個改造“一次到位”的問題,銅山創新將相鄰的獨立小區、分散樓棟及周邊區域,統籌納入改造規劃,以片區化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構建互聯互通的新型社區。今年計劃改造福澤園片區、書香苑片區、新華小區片區,惠及千余戶居民。
這十年 共享共建疊加“銅山溫度”
惠民生,是十年來銅山奮力奔跑的不懈追求。
十年來,銅山農村集體經濟持續壯大,農民增收路子越走越寬??诖黄饋淼耐瑫r,銅山大力提升鄉風文明水平。
在全國文明村三堡街道潘樓村,“十星級文明戶”已經連續評選了20多年。雖然年年評、年年選,但每年評選的“星星”都不盡相同?!斑@些年,潘樓總共評了19顆星,每年的評選都會根據上年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哪里需要改進就比哪里,村民們跟著評選的‘指揮棒’,變得更明理、更自覺、更上進?!迸藰谴妩h總支副書記吳遠遠告訴記者。
在棠張鎮躍進村,建在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里的儉康食堂,成為村民辦紅白喜事的“香餑餑”?!耙郧?,村民多在大路邊辦紅白喜事,既影響環境又不健康衛生?,F在村民們都愿意來儉康食堂辦事,不僅可以節約不少花銷,而且攀比之風沒了,村民也更和睦了?!避S進村黨總支書記馬杰說。
十年來,銅山系統提升公共服務建設體系,不斷探索公共服務優質共享路徑。
均衡發展,是銅山優質教育資源流動的“指向標”。
“以前新招聘的鄉村青年老師住宿條件差、不能安心工作,人員流失情況嚴重。去年銅山在大許、房村等9個偏遠鎮建設11棟111間教師周轉房,解決近300名新教師的住宿問題。區總工會、區教育工會為周轉房配備了電視、空調、冰箱等生活電器以及文體用品,明亮、舒適的教師周轉房,切實改善基層學校教師生活條件,為鄉村教師住得下、教得好、留得住創造良好環境。今年又實施偏遠鄉鎮教師周轉房項目3個,讓更多的孩子不僅能夠坐在寬敞的教室內上課,也能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樣的優質教育資源?!便~山區教育局副局長陳鵬告訴記者,此外,銅山還通過加大鄉村學?;A設施建設,實施城區、鄉村學校教師輪崗制等,使優質教育資源均衡惠及城鄉。
一體化,是銅山構建醫療服務體系的“關鍵詞”。
“實行醫療事業集團改革,最初我們也有一些擔憂,怕鄉鎮一級的醫療機構受到‘擠壓’,收入減少?!便~山區衛健委相關負責人坦言。
但醫療事業集團改革能夠讓更多的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只要對老百姓是好事兒, 銅山就堅定地干下去。
以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搬遷為契機,結合銅山融入主城區,銅山積極組建以市第一人民醫院為總院、銅山區人民醫院為區級分院、大彭鎮衛生院和驛城、文沃、焦山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基層分院的“1+1+4”醫療事業集團。
穩步推進醫療事業集團改革,效果明顯。改革后,總院早高峰排隊平均時間從2019年的13分鐘縮短到5分鐘。同時,集團內檢驗檢查互認互聯,大幅減少群眾重復檢查,雙向轉診切實減輕群眾就醫負擔,區級醫院和基層醫院次均門診、出院費用增長較同級醫院分別降低9.1%、15%。
十年來,銅山加快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全面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和本質安全水平。
全國綜治工作最高獎項——長安杯,十年間,銅山兩度捧得。
蟬聯兩屆,見證著銅山對于 “六治六力”基層社會治理路徑的不斷探索。
銅山在全市首創“黨員中心戶”“四個領辦”黨建品牌,構建六位一體黨組織網格架構,將平安建設融入黨建大工程,培育黨員中心戶2139個,實施“平安實事項目”1782個;建立約3萬個平安建設“微網格”,發動5萬余名網格核心戶常態化參與平安建設;孵化社會組織1600余個,培育“全科社工”693名;“工青婦”等群團組織積極投入平安建設,籌建“十百千”志愿隊伍,引導全區20余萬名干部群眾積極投身平安建設。
銅山積極構建創新平安建設“四能網格”機制。每年排查問題隱患3萬余件次,提供便民服務5萬余人次,組織創建“平安網格”。打造智治社會心理服務模式,搭建“四個平臺”,組建“一個專網”,免費為嚴重精神障礙家庭安裝專用寬帶及高清監控。加大警格與網格互融。全區建設警網融合工作站745個,組建成立“1+2+1+N”的警網融合工作小組,建立“平安前哨”。實施系列“戶防工程”、實施“互融互聯工程”。搭建多元調處指揮體系。建立3000平方米“銅心圓”多元矛盾糾紛化解中心,建立區鎮村三級調處指揮中心,形成預防、發現、調處立體化的工作格局。
十年來,銅山以科技創新帶動產業振興,以融合發展帶動城鄉一體化,以綠色發展打造最美的發展底色,以共享共建為幸福生活加碼,銅山一直在探索、在奔跑。
今日銅山,貫徹“敢為善為、務實落實”的時代要求,蘊蓄著創新發展的無可限量,矢志在建設“四高地一福地”“江蘇強區”的波瀾壯闊征程中,勾勒出最精彩的時代畫卷。
本版圖片:本報記者 許晨 鄭思宇 攝
新聞爆料:0516-82345678 商務合作:0516-85792397 13775881757
版權聲明: 徐州報業傳媒集團旗下媒體徐州日報、彭城晚報、都市晨報、中國徐州網所發表之文章與圖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保護,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轉載。 部分網站的侵權行為,如擅自轉載、更改消息來源以及抄襲等,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及其旗下媒體已經委托有關部門收集相關證據。 本站部分資源來自網絡,如有侵犯您的版權及其他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核實情況后進行相關刪除!
-
重大產業項目“組團加速跑”
要聞 / 時間:2022.10.17
-
引領綠色出行新發展 筑夢世界級民族品牌
要聞 / 時間:2022.10.17
-
鼓樓:城市之“芯”日日新 奮勇爭先開新局
鼓樓區 / 時間:2022.10.16
……
-
鼓樓:城市之“芯”日日新 奮勇爭先開新局
要聞 / 時間:2022.10.16
……
-
向新而生 美麗蝶變
泉山區 / 時間:2022.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