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dy id="mgv9z"></tbody>

    <button id="mgv9z"></button>
  1. <rp id="mgv9z"></rp>

    <button id="mgv9z"></button>

    <th id="mgv9z"></th>
    • 學習新思想 護航新征程
    • 做文明徐州人 讓城市更美好
      當前位置:首頁 > 徐州新聞 > 要聞 > 正文

    扛起糧食安全重任 建設現代農業強市

    2022-10-24  來源:中國徐州網-徐州日報  編輯:楊慶宇
    2022-10-24  中國徐州網-徐州日報
    新沂市雙塘鎮新型城鎮社區。本報記者 駱耀明 攝
    沛縣胡寨鎮高標準農田千畝示范方內,流水潺潺,菖蒲搖曳。 沛縣生態環境局供圖

    本報記者 蔡思祥 駱耀明 吳云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徐州如何全面推動鄉村振興,建設農業強市,扎實推動鄉村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我市相關部門、專家紛紛表示,要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爭當農業強市“排頭兵”,共建幸福家園、托起“穩穩的幸?!?,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

    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 爭當農業強市“排頭兵”

    報告原文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部門說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這讓市委農辦綜合處副處長張立貴倍感振奮。

    徐州作為農業大市,以占全省1/8的耕地產出了全省1/7的糧食、1/5的生豬、1/3的蔬菜、1/4的水果,是全國五大蔬菜產區之一和國家商品糧基地。走好農業現代化之路,加快建設農業強市,恰逢其勢、正當其時。

    “我們要深刻領會建設農業強國的豐富內涵和重大意義,著力提升農業供給保障能力、農業科技創新能力、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提高農業競爭力和農業發展水平,加快推動徐州農業從‘大’到‘強’的華麗跨越?!睆埩①F說。

    要提升農業供給保障能力,在牢牢守住國家糧食安全上彰顯更大擔當。時刻銘記習近平總書記“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的殷殷囑托,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嚴守耕地紅線,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持續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150萬畝、產量在100億斤以上,單產持續保持全省第一,讓“中國飯碗”裝上更多中國糧。

    要提升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在加快推進農業全產業鏈上邁出更大步伐。加強科研平臺建設,持續提升“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產業鏈層級,縱向拓展新產業、貫穿產加銷,橫向拓展新功能、融合農文旅,加快招引一批“鏈主”企業,做好延鏈、補鏈、優鏈、強鏈大文章,重點圍繞優質稻麥、高效水果、綠色蔬菜、規模生豬、生態肉禽,積極構建“5+N”農業全產業鏈體系,不斷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和農業綜合效益。

    “乘著黨的二十大東風,我們要提升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在積極踐行綠色生態理念上展現更大作為?!睆埩①F表示。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令我們深受鼓舞?!必S縣范樓鎮黨委副書記趙娜表示。今年以來,范樓鎮緊扣“農產品加工重鎮、一二三產融合示范鎮”建設目標,依托“牛蒡之鄉”“黃河故道生態廊道”等資源稟賦,打造齊閣、汪樓、秦王口村等萬畝高標準牛蒡、兩萬畝土豆、兩萬畝西藍花、洋蔥、青刀豆外延種植和鄧莊村3萬畝韭蒜等標準化、工廠化、數字化現代農業基地,厚植“一產”發展根基,助推中央廚房、雪川食品等重大項目發展。以“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企村聯建合作為契機,31個村與31家企業對接,進一步推動村集體經濟增收,“我們將深入推動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深入推進‘黨建強基’行動,著力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全面加強民主協商議事,助推鄉村振興?!?

    共建幸福家園 托起“穩穩的幸?!?/strong>

    報告原文

    我們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深入群眾、深入基層,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部門說

    改善居住環境,是廣大農民群眾最迫切的愿望。近年來,我市把農房改善工作作為鄉村振興的牽引性抓手,高水平全面小康的標志性工程,融入區域性建設大局之中,嚴把農民意愿摸底關、規劃建設審查關、項目質量安全關、配套資金籌措關,全力以赴抓質量、攻難題、促提升,農房改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從2019年到2021年農房改善三年計劃中,全市累計完成農房改善項目171個,改善農民住房條件73040戶,全市農村環境面貌和農民居住條件明顯改善,城鄉二元結構逐步消解,成功探索出一條“美麗宜居鄉村與繁華都市交相輝映、融合發展”的徐州路徑。

    “將按照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新理念、新要求,繼續做好農房改善工作?!笔凶〗ň执彐偨ㄔO處處長房永表示,“十四五”期間,我市將持續深入推進農房改善工作,完善農房建設管理體制,規范農民建房行為,加強農房建設技術服務,強化農房風貌管控,按照每年改善不低于兩萬戶的目標,努力把規劃設計做得更細,把項目質量抓得更實,把“后半篇文章”做得更足,努力讓更多的農民群眾過上與時代同步的現代生活。

    生態治水 為鄉村振興“賦能”

    報告原文

    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

    部門說

    對于農村來說,水不但是生命之源,是農業發展的命脈,是衡量人居環境的重要指標,而且承載著濃濃的鄉愁。沛縣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科科長王克全,仔細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對農村生態環境治理提出的目標、要求。他多年從事農村水環境治理工作,一直聚力農村新貌、農業發展,全力構筑水生態保護體系,為鄉村振興“賦能”,“截至目前,我們沛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投資12億元,建設污水治理設施438套,配套管網900公里,入戶5.2萬戶,覆蓋自然村519個,設計日處理生活污水2.8萬噸。根據第三方監測,抽檢205套設施,水質達標率達97%?!?

    生態治水,讓眾多“治理點”成了“景點”。沛縣胡寨鎮高標準農田千畝示范方的退水溝渠內,流水潺潺,菖蒲搖曳。附近1000多畝農田的退水全部集中到這里,實現“零直排”。

    農田退水對于農作物而言是肥水,但對河道而言卻是污水,易造成河道水體富營養化。如何讓“肥水”不外流?沛縣從去年開始探索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新模式,讓農田退水先在農溝、中溝內進行沉淀和初級凈化,之后排入中閘大溝進行生物凈化。達到排放標準的尾水,方可排入河道。而農田退水進行系統凈化后,可通過泵站提水至農田進行灌溉,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

    “結合沿湖水產養殖業,我們還在溝渠里投放體積較小的魚、蝦、泥鰍等進行養殖,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鏈條,助推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王克全說,從去年到今年,沛縣圍繞國省考斷面一共建設了9個農田退水示范區,保護了一泓碧水,也讓“田美鄉村”造福更多的老百姓。

    王克全表示:“沛縣縣委縣政府今年6月做出決定:利用3年時間投資44億元,完成縣鎮生活污水提質增效工程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下一步,我們將多措并舉,積極爭取籌措資金,解決建設資金的壓力,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專家評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一定要提升防災減災能力,不斷完善經營體系?!苯K師范大學三農研究中心主任王峰說,一直以來,徐州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強氣象基礎工程建設,提升監測預報能力;下一步要重點推動建設病蟲害監測預警平臺、田間監測點,健全防控網絡;要完善農田排澇體系,加強應急隊伍建設和物資儲備,提高防災減災能力。同時,要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和農民合作社規范提升行動,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用土地托管促進糧食生產規?;?、組織化程度提高。

    新聞爆料:0516-82345678  商務合作:0516-85792397 13775881757

    版權聲明: 徐州報業傳媒集團旗下媒體徐州日報、彭城晚報、都市晨報、中國徐州網所發表之文章與圖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保護,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轉載。 部分網站的侵權行為,如擅自轉載、更改消息來源以及抄襲等,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及其旗下媒體已經委托有關部門收集相關證據。 本站部分資源來自網絡,如有侵犯您的版權及其他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核實情況后進行相關刪除!

    一本久久 丁香综合网
    <tbody id="mgv9z"></tbody>

      <button id="mgv9z"></button>
    1. <rp id="mgv9z"></rp>

      <button id="mgv9z"></button>

      <th id="mgv9z"></th>